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,在提高发展平衡性、包容性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,到二○二○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○一○年翻一番,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。
近两年,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,肉、蛋、奶需求疲软,从屠宰企业的双汇到养殖企业雏鹰农牧,再到新希望、大北农这些饲料企业,最终是豆粕、玉米、鱼粉贸易商,整个畜牧业都感受到一股寒冬。五中全会上已经明确,未来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,也就是我们之前理解的新常态,在这个主基调之下,不论是猪肉产量,还是饲料产量,也都保持一个中等偏上的增速。同时,我们可以保持乐观的是,2020年国内生产总之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。尽管增速放缓,但是未来继续向好的大方向不变。
2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,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,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、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。培育发展新动力,优化劳动力、资本、土地、技术、管理等要素配置,激发创新创业活力,推动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释放新需求,创造新供给,推动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蓬勃发展。
这一点便是我们常听到的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。目前来看,我国的土地、劳动力、水电等成本大幅上升,已经明显高于东南亚的越南、印尼等国家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富士康、耐克等等已经搬离去更低成本的国家。而我们在失去这些优势之后,只能创新出新的驱动以带动经济的增长。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畜牧行业,我们同样应该如此。尽管有观点认为当下饲料行业同质化相当严重,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,比如说对虾、草鱼等水产品遭遇的病害,比如说母猪的PSY水平,再比如说鱼粉在饲料中的替代问题等等。
3拓展发展新空间,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,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,实施网络强国战略,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发展分享经济,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。
这一条我们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,从国务院到阿里、京东、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,再到新希望、大北农等等农牧企业,无不高举互联网的大旗,试图提高企业、行业、整个国家的经营效率。特别是在城市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背景下,我们农村,农业已经成为万众期待的新蓝海。都试图抢占农业这个还未被充分开发的市场,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4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,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,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,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。
一些新的科研项目,大型农牧企业存在机会。
5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,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,建立健全用能权、用水权、排污权、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,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,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,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,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。这就要求我们畜牧行业,要从之前粗放的增长模式,转变为集约化的,可持续的增长方式。
可供我们进行生猪养殖的土地,可供水产养殖的海域也有限,而消费者不仅仅要满足量,更需要的是质。这个时候,以往浪费资源、破坏环境、添加过量抗生素的养殖方式必然将遭到惩罚或者淘汰,而那些能够做到安全溯源的企业将存在更大发展空间。
6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,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,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,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。
这一点最明显的是,国家收储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作用将减弱。2016年之后,玉米价格将以市场供需为主导,甚至存在与国际接轨的可能。 不仅仅是玉米,其他粮食作物或也将以市场调节为主。而这样以来,明年开始,我国饲料企业的采购成本将大幅下降。
7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,推进双向开放,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,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,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、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。
尽管TPP协定拒绝我国加入,但是随着我国与多个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,比如与澳大利亚签订的中澳自贸协定,在未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也将收益。
(文章来源: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)